image

如果一个人上来就跟你谈感情,这个人肯定不靠谱。
如果一个人上来就跟你谈利益,我却觉的你们可以好好聊聊。
然后,如果在利益交往中,发现对方人还不错,你们不妨做个朋友。
因为在利益面前还能成为朋友的,那才是真的朋友。
因为凡是涉及利益,必可见其真心!
道德枷锁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被道德沦陷了几千年。
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喜欢强调道德的至高无上,讲究以德治国、以礼仪服人。在孔子的言论《论语》里,有许多论述“君子”行为的精辟语句。受这种儒家思想熏陶,于是所有的人都会以道德来标榜自己。到最后,无论是谁,都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君子”,一见面就互相称兄道弟、惺惺相惜,然后按资排辈,一副井然有序的样子。
于是,我们的很多行为都需要贴上道德的标签,企业家演讲总是如此,不再举例。总之无论什么场合,我们都会竭尽所能的表达自己光明、伟大、正义、高尚的一面。即使是一件无奈的事,我们也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
我们总是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其实世界上哪里又那么多的“好”和“坏”,只是每个人在不同的立场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罢了。
中国人需要从“伪君子”变回“真小人”。天下攘往皆为利往,2000年轻司马迁就这样形容社会。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而这种最真实的需求却被道德压抑着,但是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所以在道德至上的社会,我们只有给自己带上道德的高帽,然后偷偷的追求私利,说一套做一套。

过分的强调道德,必然产生无数的伪君子。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一些“高学历”者的丑闻,比如教授,医生,老师等等,他们看似衣冠楚楚,但却忽然被爆出一些很龌龊的举止。因为他们的学历越高,受到的伦理道德约束就越多,平常又不得不装的很有斯文和涵养,这种人内心其实是极度压抑的。
男人都是好色的,你的那点追求,说的好听点是事业和爱情,说的不好听点就是金钱和女人;女人都是好逸恶劳的,所谓的爱情只不过想找个人让自己生活的安稳如一而已。
这句话不中听,但是够实在。
潜规则
除了道德之外,中国人也被潜规则沦陷了几千年。
首先,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结构可以分成三层。
第一层是家人关系,家人关系里对利益保护没有条件,而且不讲回报。家人关系不好的时候,当然会有愤怒和敌意,但更多的是忍耐,因为家丑不可外扬。
第二层是熟人关系,比如同学、邻居、同事和同村乡亲。熟人关系对人情的回报有一些期待,会通融但也有条件。
第三层是商业关系,属于同陌生人之间的利益往来,公事公办,陌生人之间往往不给任何照顾,只讲利害,对回报要求最高,以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做衡量。
在这里:第一层关系是人的基本属性,我们不去谈。第二和第三层的关系却是复杂纠葛的,而且有时会把第一层关系绕进去。
每个人都会延伸出一根根关系链条,这些关系链条交织在一起,构筑成一张庞大的、坚不可破的社会关系网。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张能令他人羡慕的关系网,每个人都在苦心、细心经营着自己的关系网,每个人都期望能从自己的关系网中获得利益,而关系网的最大本质,就在于相互利用、相互依靠。
中国社会虽历来讲究人情关系,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关系就是生产力。”小孩入学要不要关系?看病找医院、医生要不要关系?找工作要不要关系?审批项目、做生意、等等哪一样大家不是在找关系?

于是,人人都在找关系。但是“关系”资源分配永远不会平等,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结识并有财力买通“后门”的“把门人”,所以那些拼命拉关系的人,或许因偶尔获益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情况下是看到别人走后门,自己没有关系而倍感沮丧,但不少人沮丧之后又激发了寻找后门的更顽强的“斗志”,就这样,人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形成了一个更加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后门困境”。
讲关系已经占据了很多人的大脑,影响了人的思维和判断。让每一个中国人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想我有什么关系可以用,然后还要再拉哪些关系?而那些手上掌握着权力的人,也习惯性的把许多明明是职责上应该做的事,就是故意的不做,等着人上来拉关系,获取好处。人们处处为建立关系而投资。人们为失去关系而苦恼,人们也为有良好关系而兴奋。
水木然(微信号smr669)点评:中国人在不断构建关系,但又不断破坏关系。关系纠葛着利益,让整个社会的商业结构扭曲化,严重阻碍了一个社会商业文明的进步。因为很多时候,这种关系是超越规则、法律和道德的。
在西方,所有的人际联系固然也重要,但它不能超越法律、道德和规则,西方社会基本上是一个“规则社会”。中国社会则是一个靠“关系”来调节和维系的社会,中国虽然也有法律、有道德、有规则,但“关系”可以超越它们,从而能形成潜规则。

潜关系的存在,意味着对公共规则的破坏,意味着不公平。因为在潜规则之下,所谓的规则和秩序并不一视同仁地适用于所有人。相反似乎达到某种地位的人,就可以违反之。凡是能够不遵守秩序的,不是有权者,就是聪明人,当这些人破坏秩序或法律的时候,人们一开始痛恨其损害了自己的合法利益,但是久而久之,则演变成羡慕妒忌。所有人都认为,守法与否,只能证明能力与否。一个人是否有权力,取决于其是否滥用权力,权力不滥用就不能称之为权力。
囚徒困境
还是说到“囚徒困境”这个例子,囚徒们之所以选择主动招供以换取减刑,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同伴很有可能比自己更先招供,进而导致自己受到伤害。在他们看来,抢得先机背叛对方,才是利益最大化的体现。
囚徒困境之所以成为困境,关键是由于囚徒本身就置于一种不公平的环境之下,他们是否犯罪已经毫不重要,法律在这里并不起效,而认罪减刑的规则即不合法,更不公正。在我们这个社会,人们同样存在于不公正之中,当权者不受监督肆,无权者也跃跃欲试。难怪人人都去闯红灯;难怪马路上的车辆都在千方百计地占取微不足道的便宜;难怪人们只尊重权力,而不是法律。

于是公共规则失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陷入恶性循环。是的,我们都是囚徒,因为我们只要有机会,就会去选择背叛,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社会上大量“潜规则”的笼罩就置我们处在这一尴尬境:如果你的身边都是谎言、阴谋和骗局,谁也不会成为清白的幸存者——“囚徒困境”乃是由于其处境而非囚徒本人所来决定。
既然不公平,而且政治非政治、经济非经济、文化也非文化。密密麻麻的“潜在关系”,就像一张密密的大网,罩在国家的头上,不打破关系网,中国的民主政治、法治社会等就很难真正实现,就更不能真正实现商业的繁荣。
当然,中国上一段30多年的改革开放,“潜规则”的存在也给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要想实现真正的商业繁荣、社会繁荣,必须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90后在解脱
中国的60后、70后、80后都是蛮可悲的,既绕不开不开道德,也绕不开潜规则。
比如你需要接受各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你需要创造各种世俗的成就去讨好周围的人;你需要不断的向周围人证明你很成功。这自然就会使你置身于传统的中国关系中来。
但是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和潜规则,在90后眼里一文不值。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将在这一代身上开始被一一瓦解。
如今,主流文化再也不主流,能够引导新新青年的东西再也无规律可寻。当上亿的90后成为一个基数,这股移动势力,就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任何一个礁石在巨浪面前只会被击得粉碎,所有传统的社会关系都将被肢解。
利益驱动
随着互联网的革命浪潮,个体对世界改造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个体创造的物质财富自然也成为私人拥有。当物质财富越来越私人化的时候,人要获得物质就只能和拥有物质财富的人发生联系了。
而且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越高,物质财富就越将成为人与人难以挣脱的关系纽带。“物质”将成为人与人的关系纽带,与“感情”不同的是:它不存在天生的因素,它是社会物质财富私有化、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产生的作用。
人和人之间为了利益通过共同协商达成契约关系,或者为了取得共同利益结成联盟,再去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未来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利益驱动”为核心基础。

点评:我们不用担心人类正在丧失“道德”。因为当人人都在讲规则的时候,道德自然就会兴起。而如果人人都在标榜道德,必然道德沦丧,规则也形同虚设!
今天的中国是更加商业化、市场化了,以至于家庭的利益交换功能也淡化,那种通过家庭血缘关系来互通利益的传统安排已经越来越轻。许多人说现在社会的人情味淡、离婚率高,生小孩的数量也少了等等,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在金融市场以及其它市场取代家庭、社会关系的经济交易功能之后,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更多是感情,而不是利益。
所以一旦没了感情,婚姻的基础就没有了。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上深广一线城市,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不再背负传统和世俗的枷锁,享受自己的自由和人生。婚姻,作为一项传统的世俗枷锁,其地位在每个人的人生中不再那么凸显。人的生命就这样从功利工具目的中得到解放。市场的发达最终也实现了“五四”运动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和个人解放,这就是一场人性的解放。
但是无论如何,以社会的公平、公正为基础,再加上人性的解放,变“伪君子”为“真小人”、变“关系驱动”为“利益驱动”,中国深度改革的过程,就是破除一切“潜规则”和“伪君子”的过程,再由互联网重构社会结构,中国必将迎来下一次经济发展大浪潮,走向真正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