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 Urban Faith

编者按:

 
一边是象征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钞,一边是由几世纪前修建大教堂的泥瓦工人所创立、却在现代以神秘著称的组织共济会,“上帝之眼”以符号的形式连结了两方,成为了阴谋论支持者群体中经久不衰的话题。
 
支持者之所以认为事事背后总有阴谋,可以有许多种从心理机制出发的解释。或彰显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或力图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解释,或借此达成某种更显阴谋的目的,或只是自我安慰——即便一个人声称对自己支持的阴谋论深信不疑(事实也的确如此),其背后也总能找到明确动因。
 
但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支持阴谋论的人还是反对阴谋论的人,往往都无法提出足够的证据说服对方。大家都只是在盲人摸象,通过现有信息来判断事物,选择了自己愿意相信的一个说法。从这点来说我们都一样,因此也就没有了所谓的绝对真相。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长久以来,一美元纸币上的各种图案都是美国阴谋论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其中讨论最多、最为臭名昭著的图案就是所谓的“全视之眼”(All-Seeing Eye),或许称之为“上帝之眼”(Eye of Providence)会更加恰当。
 
更巧合的是,作为阴谋论派经常用来大做文章的共济会,其标志恰巧就是上帝之眼。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个神秘社团的标志会如此明目张胆地被用在一美元纸币上呢?
尽管许多人认为这个特殊符号起源于共济会和光明会,但事实证明这个符号背后还站着另外一个组织——一个数世纪以来试图使所有西方统治者臣服于其意志之下的组织,此处@基督教。
 
时至今日,许多阴谋论者声称上帝之眼是撒旦的象征。其实不然,至少在过去约半个世纪中,它都代表上帝正在守护着人类。上帝之眼周围通常会有一个三角形边框,象征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和圣灵),环绕着眼睛的太阳光线则喻示上帝恩泽。雅各布·蓬托尔莫(Jacopo Pontormo)创作于1525年的画作《以马忤斯的晚餐》(Supper at Emmaus)中的图案就是一个典型的历史例子,此外,上帝之眼也曾频频出现在许多古老教堂建筑的彩色玻璃窗等类似作品中。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雅各布·蓬托尔莫创作于1525年的画作《以马忤斯的晚餐》。© Wikipedia

那么,这个基督教符号又是怎么被用在了一美元纸币上的呢?
 
在成功推翻了乔治三世的统治之后,美国大陆议会亟需一个国徽来代表这个全新的国家。思来想去,他们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本·富兰克林(Ben Franklin)、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和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美国历史上的这三大伟人又转而求助于一位名叫皮埃尔·尤金·杜西米蒂埃(Pierre Eugene du Simitiere)的艺术家。
 
先说富兰克林,对于自己推荐的国徽,他是这么描述的,“摩西站在岸边,双手伸向海面;头戴王冠、单手执剑的法老,坐在敞篷战车上,被海水席卷。层云笼罩,投出一束火柱,光华四射,摩西沐浴其中,以此证明摩西秉承神意。”
 
在富兰克林的设想中,国徽上的格言是“对暴君的反抗就是对上帝的服从”,但是这句话最后被用在了杰斐逊的私人印章上。
 
再是杰斐逊,他也引用了圣经当中的意象。他设计的国徽上,一群以色列人受云和火柱的指引正在荒野中游荡。有趣的是,杰斐逊在自己翻译的圣经版本当中,却将自己不赞同的超自然部分都给删除了。
 
然后是亚当斯,他把赫拉克勒斯(Hercules,古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是主神宙斯与阿尔克墨涅之子,译者注)的画像放在了国徽上。画像上,赫拉克勒斯两侧各有一个女子,分别是美德和邪恶的化身,喻示着可供他选择的两种道路——追求个人福祉及安逸平静的生活或是艰苦奋斗、却无限光荣的人生。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杜西米蒂埃设计的国徽。© Wikipedia

最后是杜西米蒂埃。在国徽中间,他提议放上一个刻着十三个州名首字母的盾牌图案。盾牌一侧是一位手持锚和矛的女性,象征着自由;另一侧,站着一个拿着步枪和战斧的男人。国徽的顶端是一个带着三角形边框的上帝之眼,圣光倾泻下来,意味着上帝与新生的美国同在。
 
杜西米蒂埃引用拉丁短语E Pluribus Unum,即“合众为一”作为国徽上的格言。这句口号摘自《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本意是指该杂志从各个渠道收集文章,再放在同一本杂志上的行为。
 
1776年8月20日,四人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提交给国会,然而无一入选国会对杜西米蒂埃的版本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像是很可能会考虑采纳这个版本一样。然而最后他们也仅仅是提出建议,而非将其返给杜希米蒂埃重做。
 
大约4年后,即1780年3月,国会再次将国徽设计提上了议程。这一次国会把设计任务交付给了一个名气略低的三人小组——詹姆斯·洛维尔(James Lovell)、约翰·莫林·斯科特(John Morin Scott)和威廉·丘吉尔·休斯顿(William Churchill Houston)。和前一个设计小组一样,他们找来了外援弗朗西斯·霍普金森(Francis Hopkinson)。相比之下,霍普金森的另一个身份——美国第一面国旗设计者也许更为人所知。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霍普金森设计的国徽。© National Archives

霍普金森借鉴了护盾的概念,但他把13个首字母改成了13条条纹。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在国徽中加入了橄榄枝,一个手持弓箭的印第安男人,十三颗星星,以及一句格言“Bello vel pace paratus”,意为“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最后,国徽上还有罗马数字形式的1776。
 
除了这个版本,霍普金森还给出了第二个版本,但最终都未被采纳,于是国徽设计一事再次搁置。
 
也许你觉得第三次的国徽设计将会大受欢迎,但也不尽然。大约两年后,也就是1782年5月,国会授权约翰·拉特利奇(John Rutledge)、伊莱亚斯·布迪诺(Elias Boudinot)【后由亚瑟·李(Arthur Lee)接替】和亚瑟·米德尔顿(Arthur Middleton)设计国徽。三人再一次邀请了其他人——一位名叫威廉·巴顿(William Barton)的律师来主刀设计。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 National Park Service

此次设计相当接近最终版本,国徽正面是一只鹰,反面是一座金字塔,塔顶为上帝之眼,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元素。尽管在设计委员会提交的第一版国徽中,上帝之眼周围没有三角形边框。
 
然而有趣的是,巴顿最初想放在金字塔顶端的其实是一棵棕榈树。因为他发现,棕榈树被砍倒之后通常会从树根上再长出来,重焕生机。但后来,他明智地选用了更得民心的上帝之眼,国徽上的格言也随之变成了“上帝保佑”(Deo Favente)。
 
国会像以往一样审阅了委员会的工作成果,然后报以一贯的暧昧态度。
 
但是很显然,他们也不想再拖下去了。同年6月13日,他们把确定国徽图案的任务交给了美国国会秘书查尔斯·汤姆森(Charles Thomson)。这一次,汤姆森没有假手于人。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汤姆森设计的国徽。© National Archives

他参考了之前所有的设计方案,最终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设计方案:除了装饰有代表各州的条纹的盾牌之外,他还加上了一只白头鹰。白头鹰一爪持橄榄枝,代表和平;另一爪握着13支箭,象征着最开始的13个州。箭矢意味美国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但鹰头转向橄榄枝,象征着这个国家更加崇尚和平。
 
代表13个原始州的除了条纹,还有鹰头上的13颗星星,格言最后选定了前面所述的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可谓是图文完美契合。
 
国徽背面是巴顿提出的尚未竣工的金字塔图样,在汤姆森看来,这座金字塔代表着“强大奋进”,塔身13层象征着组成国家的13个州。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塔顶的上帝之眼代表上帝一直守护着美国。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 National Archives

国徽上还有一句拉丁文Annuit cœptis,大意是“他(上帝)支持我们的事业”。底部是Novus Ordo Seclorum,意为“时代新秩序”,灵感来自于维吉尔(古罗马诗人,译者注)的《牧歌》其四中的一句诗文。
 
金字塔底部还标有罗马数字1776,即美国的建国年份。
 
1782年6月20日,国会仅根据汤姆森的描述就批准了这个设计方案。因为当时汤姆森还没有画出设计图稿,只是简单地阐述了设计理念和每个元素背后的象征意义。自然而然地,也会有人质疑汤姆森。这些人在一篇名为《美元上的撒旦》的文章中列出了关于国徽图案的含义及其来源的另一种假说。此处援引部分文章:
 

首先,我要解释一下国徽上的拉丁文。‘Annuit Coeptis’的意思是‘宣布……诞生’,而‘Novus Ordo Seclorum’则是“时代新秩序”,连在一起就是‘宣布时代新秩序的诞生’。以罗马数字形式写成的1776年既是光明会成立的时间,也是美国独立的年份。拉丁语‘E Pluribus Unum’意味着‘合众为一’(意为脱生于混乱中的秩序),即时代新秩序统一世界各国政府、宗教和货币体系,从而控制整个世界的第一步。那么,为什么现在反基督者要挺身而出?

 

因为金字塔尚未完工,也就代表着计划尚未完成。只有当新的世界秩序彻底建立,在各个国家中执行,世界领袖得登王座,这个计划才算成功……

 
对于上述观点以及那些坚信这些图案最终指向光明会和共济会的人,有一点要说的是,尽管光明会的确是在1776年5月创建的,但该组织的成立地点不在美国,而是在巴伐利亚。
 
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光明会非但不是神秘的邪恶组织;相反地,他们经常以恪守原则的形象出现在当时的电影和小说中。光明会坚决反对迷信、蒙昧主义(通常指有意对公众封闭或模糊知识的行径)和滥用国家权力,尤其是政府利用影响力深远的宗教团体来达成目的的行为。由此看来,最初的光明会其实和今天小说中普遍描述的模样大相径庭。
 
然而,光明会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吸引到大批信众。因为巴伐利亚公爵查尔斯·西阿多(Charles Theadore)在天主教会的支持下,对该教区中类似于光明会和共济会的那些组织采取了压迫和取缔措施。
 
因此,考虑到发源地和光明会不成气候的规模及影响,那些认为光明会蓄意在美国国徽中加入上帝之眼和金字塔的说法显然是无稽之谈。
 
如前文所述,国徽上“新秩序”和1776的含义一目了然,远非人们臆想中的那般复杂。格言仅仅代表着美国新政府的成立,放置在由13个州构筑而成的金字塔底部,也只是昭示上帝对美国的庇佑及支持。
 
至于共济会,该组织中唯一一个与国徽设计有关的成员是本·富兰克林。但他给出的图案是前面提过的摩西意象,并非金字塔和上帝之眼,他的格言也和最终选定的“新秩序”完全不同。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共济会早期,“上帝之眼”的周围是云和光线。© Today in Masonic History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徽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共济会和上帝之眼还没有任何联系。直到1797年,共济会才把它当作标志。除此之外,围绕在共济会标志中的上帝之眼周围的是云而不是三角形边框。这是基督教中另一个相对常见的版本,出现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共济会最终为何采用带有云图案的上帝之眼作为标志,没人清楚具体原因。
 
最重要的是,美国国徽的最终设计脱胎于不止一版或两版,而是三版被否决了的设计,时间跨度长达数年。前后由三个完全不同的委员会负责构想,并且国会无人赞赏任何一版设计。所以,要是真的存在一个暗中操纵各国政府的组织,然后试图通过国徽图案来宣告自身的存在,那这一切只能证明他们的手段太过拙劣。至于为什么要暴露自己,就请各位自行想象原因。
 
综上所述,这才是国徽的来历和背后的真正含义。那么,国徽图案又是怎么跑到美元上的呢?这就是发生在一个半世纪后的另一个故事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故事确实和共济会成员有些关系。
 
一开始,美国政府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太把纸币相关事宜放在心上,只有大陆议会在1775年拼命通过发行大陆钞来筹集资金。
 
然而,在本·富兰克林看来,这种纸币制度的执行方式存在着一定缺陷。富兰克林曾经建议大陆议会以土地作为纸币发行支撑。可是大陆议会选择用下属各州政府的税收来作为发行支撑,这也是因为大陆议会本身无权征税(当时只有英国殖民政府有权向民众征税,这多少也是反对派心中的一个痛处)。再加上大陆钞极易伪造,发展到后来几乎是一文不值,年轻的美国政府于是就此放弃发行官方纸币。但是,为了抢占仅有硬币流通的货币市场空白,许多美国银行并未停止发行私人纸币。
 
直到1861年,美国政府才将官方纸币以“即期票据”(绰号“绿钞”)的形式投入货币市场进行流通。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 Old Currency Value

至此,一美元纸币终于面世。1862年第一次发行的纸币异于现在的版本,上面既没有上帝之眼,甚至也没有乔治·华盛顿的头像,反倒是印着萨尔蒙·P·蔡斯(Salmon P.Chase)的头像。此君是当时的财政部长,显然他抓住了机会让自己留名青史。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 Antique Banknotes

接下来发行的几版美元纸币大同小异。到了1869年,纸币图案有了显著变化,印在上面的头像变成了乔治·华盛顿,有一部分原因是国会决定通过一项法案——在世之人的头像不允许印在物品上,包括流通货币。到了1886年,一美元纸币上还出现过玛莎·华盛顿(Martha Washington,乔治·华盛顿的夫人,译者注)的头像。
 
进度条拉到半个世纪之后,纸币在10年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后在1935年,上帝之眼终于被加进了纸币图案中。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 Antique Banknotes

纸币上这项压轴登场的改动之一,源于当时的农业部长(也是之后的副总统)亨利·华莱士(Henry Wallace)。
 
华莱士是在读一部书的复印本时才有了这灵光一闪。此书是盖拉德·亨特(Gaillard Hunt)著于1909年的作品,其中详细描述了美国国徽的前世今生。这本书和纸币图案最相关的部分在于,书中不仅展示了许多人熟悉的国徽正面图像副本,还包含了反面金字塔部分的图像副本。
 
当时,国徽反面的图案鲜为人知,也少有人用。实际上,华莱士自己就是共济会成员,非常清楚上帝之眼及其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但就连他也从未见过国徽的反面。
 
华莱士不单单表现出了他对这个图像的喜爱,同时还指出,美国政府的“Novus Ordo Seclorum”(“时代新秩序”)可以和罗斯福提出的“新政”连在一起,由此造就了“时代的新政”一词。
 
因此,华莱士建议罗斯福将美国国徽的反面图案印在硬币上。尽管罗斯福非常赞同这一提议,但最终还是把图案印在了一美元纸币上。
 
但是在正式执行之前,罗斯福首先在内阁中提出了这个议案。内阁成员隐隐有些担忧其他宗教团体是否会因为美元上出现基督教符号而感受到冒犯之意,或者相反地,会不会有基督教团体认为罗斯福是把共济会标志加在了美元上。
 
最后,在内阁会议上征询了不同宗教成员的意见后——包括虔诚的爱尔兰天主教徒、邮政大臣詹姆斯·法利(James Farley),内阁最终一致同意,那些担忧——包括不同的基督教团体对于该标志的使用能否正面回应、上帝之眼和共济会之间的联系都不成问题。
 
究其原因这只是美国国徽的反面图案,而非罗斯福的设计构想。于是,一美元纸币上的图案正式确定。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1957年增加的标语:“我们信仰上帝。”© The Society Pages

自1935年增加美国国徽图像后,一美元纸币设计偶有更新,但都是些微小变动,如为了深化宗教色彩于1957年增加的标语——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鉴于造假者很少对一美元纸币下手,数十年来它也就不像其他面额的钞票经常会出于安全考虑而更新设计。因此,和1935年版相比,一美元纸币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照此发展似乎将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动。当然,要是新的世界秩序最终确立,金字塔需要修改塔顶样式那就另当别论了。
 
 
小科普——
 

“上帝之眼”为何出现在一美元上?

© PBA Galleries

说到大陆钞,1776年的三分之二美元币绝对是另一个不可不讲的故事。这张纸币上印着一个阳光下的日晷,以及英文单词“管好你自己的事”(Mind Your Business)和拉丁语 “fugio”(意为“我匆忙而行”)。纸币图案由本·富兰克林一手设计,这种若有若无的讽刺讥诮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正因如此,他仅被任命为起草《独立宣言》的顾问而非主要作者;相反才学和名气都不如他的杰斐逊却成了起草人。于是,富兰克林就在三分之二美元币上添加了这样的图案和字谜,总结一下意思就是“我(时间和金钱)倏然而逝,所以做好自己的事”【I (time and money) flies, so mind your business】。之后,这个设计也被用在同样是由富兰克林创造的福吉欧(fugio cent)上。福吉欧铸造发行于1787年,所印图案与三分之二美元币上的相差无几。

文/Daven Hiskey

译/2

校对/Yord

原文/www.todayifoundout.com/index.php/2019/09/whats-up-with-the-all-seeing-eye-on-the-dollar-bill/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2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